2014-03-19
从陈丹青的油画里看西藏

 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英国人詹姆斯·希尔顿的一本书《消失了的地平线》向人们描述了遥远的“香格里拉”。从此,西藏,成为无数人梦想着诗意栖居的目的地。迎来送往的中国西藏,成为世界屋脊上的流动宴席。

      正如在西藏生活过27年的女作家马丽华所言:对于未来者,西藏是个令人神往的佛界净土;对于此在者,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;对于离去者,西藏是一个让人怀想的地方。

      八十年代,画家陈丹青也来了,青春的热血激荡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。雅鲁藏布江跌落过他的倒影,喜马拉雅山聆听过他的赞美,布达拉宫的宫墙记得他的触摸,浩瀚无垠的星空收藏过他的喟叹。

      最后,他以十余幅画作作为对西藏的献礼。这些油画在形式上借鉴法国乡村画派的笔法,色彩厚重,用笔稳健。在内容上摒弃了之前一贯高大全的工农兵形象和大场面,将视野专注于非英雄主义和非宏大主题的日常生活。时过境迁,它们依然穿透时光,发射出让人震撼的生命力和美。这就是陈丹青油画里的西藏:粗犷、质朴,却又无限温柔,凝聚着雪域高原的静默和古老。

98e4260b-c7db-4e35-9469-5f88c12d7efc.jpg/

 《泪水洒满丰收田》

36828ea4-4d9c-43ea-bead-72d2df5c89a8.jpg/

   《母与子》

a79c05d2-03ff-4f9a-a964-d86cce96d254.jpg/

《进城之一》

e9ef8062-1e77-49bf-bc67-0b1890cda2f7.jpg/

《朝圣》

462aed9d-0eb6-4799-a10d-97a8ccef4458.jpg/

   《进城之二》

60ab483f-ece8-4fc0-ad06-964f323a545b.jpg/

 《牧羊人》

3f658ac4-0c90-4363-91b0-3c70d5d46665.jpg/

 《洗发女》

96520a4a-2ff2-4910-b234-f5ccd27679ee.jpg/

《风吹草低》

1af539a0-eb60-4663-b486-1547745f14ab.jpg/

  《荒原呼啸》


所属类别: 行业资讯